第四零五章 富可敌国
官居一品 | 作者:三戒大师 | 更新时间:2017-11-22 09:29:36
推荐阅读:
王崇古最近比较烦,身为松江知府他压力很大,失眠厌食焦躁,就连夫人也给他泡了三鞭酒,可见连某
事受了影响。
他的烦恼之源,无外乎也是粮食问题。被苏走府所带动,松江的粮价一路飘红,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
步,他手下又没有海瑞那种能镇住场子的牛人,府城力自然是混乱不堪,囤积居奇者大有人在,哄抢偷盗者
不计其数,监狱里已经人满为患,但治安还不见好转。
更严峻的是,松江还是抵御倭寇的前线,粮食的短缺,让军心都开始不稳,作奸犯科屡禁不止,战斗力
下滑的很厉害,如果这时候倭寇打过来,他苦心经营的上海防线,恐怕根正是他们自己培养出来的读书人。
多少年这为王崇古、年轻的还有张四维,老中青三代结合。其战斗力不容小视。
更让沈默感兴趣的是,这帮人十分的低调,不显山不露水,几乎在所有的争端中保持中立,仿佛他们存
在的目的,就是为了维护那日益庞大的晋商集团的利益……究竟什么样的利益,能让这些“高贵”的官员心甘情愿为带着铜臭味的商人服务呢?
深谐此道的若菡给沈默算过一笔账……西边那块地她不摸底,仅就眼前的扬州说,山西盐商的资本在三
千万两,每年可获利九百九两,这些利润在输、、税银上一百万两;施舍给僧道丐贫、建造楼宇、捐资助学
、以及疏通打点等方面大概是三百万两……这当然不是脑子进水。而是精明的山西商人,明白树大招风,钱
多惹人眼红的道理,他们固定花出这笔巨款,一方面培养倾向自己的读书人,另一方面也是在给自己积攒人
品,博取老百姓的好感,再通过贿赂结交上下官员,三管齐下,地位无比稳固,无人可以撼动。
而且就算一年花三百万两,还剩五百万两的纯利润——仅仅一个扬州。一群山西盐商的纯收入,便跟大
明朝的岁入相当!若再加上宣大、张家口的那些驻边晋商,他们每年的总利润是多少?
若菡说,应该不下于七百万两。
清主意,是每年。
也就不难理解,王崇古们的意趣为何迥异于同僚了。
!!